Robelf 機器人是一款從家庭服務出發,逐步延伸至各種商業應用的智能機器人,秉持著有趣、驚奇、無限可能的理念,打破機器人價位和使用門檻高昂的限制,推出迎合一般家庭且價格親民的智能移動監控守護者。
——麗暘科技

擔任產品企畫 / 麗暘科技
1. 企劃 Robelf 機器人與關聯 App 功能,包含行為編程、行為模式和自然語言框架。
2. 參與展會,向客戶解說產品,處理客製化項目。
3. 產出功能流程圖和介面 Wireframe,與設計、程式、機構部門協同開發測試。
4. 回應客服問題,協助初步排除狀況。
2017/10~2019/5
介紹
2016 – 2018 年是智能音箱和家用機器人產品在台灣百花盛開、熱潮興起的時刻,Robelf 在 2016 年從 indiegogo 開始募資,成功募到金額後,在 2018 年 7 月正式上市。
Robelf 機器人的產品訴求是一個能認識你、能自主移動、能與你對話,且兼具平板電腦功能的類人型裝置,設計的初衷是作為智能玩具來陪伴孩童或高齡長者,我們特別強調人臉辨識和語音識別帶來的主動性,體現在 Robelf 的互動反應和動作執行上,主打功能包含遠端遙控、監控保全、聊天互動,以及與手機專屬 App 結合的行為編程,曾經榮獲 2018 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 (CES 2018) 和台灣精品獎。

Robelf 的四大服務面向

警戒模式
負責專案 1:Robelf 行動 App – 行為編程
Robelf 手機 App 是用來綁定、管理、控制機器人的應用程式,它連結 Robelf 跟用戶,讓用戶能遠端監控、遙控和打電話給機器人,行為編程是另一項手機支援的重點功能,也是由我負責的開發項目,透過積木化的元件,用戶能為 Robelf 拼出獨一無二的行為,打造更加生動靈活的機器人。



負責專案 2:客製化系統 CQ2 – 打卡與叫號
Robelf 在出廠時都是消費者版本,為了拓展業務,在 2018 年也開始進入 ToB 市場,為了讓商業客戶取得機器人後能切換為客製版本,我們設計了一套版本轉換與更新流程,客戶透過掃描 QR Code 來下載客製版本,並能在伺服器上管理與檢視所屬裝置。

我被委派負責 CQ2 十分有型快剪專門店的客製化專案,該案需要企劃機器人的打卡和叫號功能,從前期與客戶討論、需求定義、企畫製作到後期系統整合、軟體開發和測試驗證,我在過程中協調各部門的配合,帶領團隊排除遇到的問題,最終在各部門努力之下,專案順利完成,Robelf 也在 CQ2 旗下各家門市開始服務。


Wireframe 示意
負責專案 3:聊天機器人 – 自然語言處理
自然語言處理讓機器人理解人類的語言,並且模擬人類對話,我們透過建構資料庫來處理自然語言,使 Robelf 成為聊天機器人,用戶能向 Robelf 詢問最近的新聞、查詢股市資訊或是請她計算 BMI。我負責企劃每項會話技能的對話流程、解析對話意圖,再透過正則表達式來編纂提問與回覆,致力於設計能滿足使用者行為的對話體驗,隨著時間經過,Robelf 能理解的會話主題也將隨著訓練累積而亦趨豐富。
會話技能規劃流程:
- 確定 Robelf 的角色人格
- 定義技能領域 (Domain)
- 彙整所需意圖 (Intent)
- 設計對話流程 (ContextRelation)
- 識別各意圖的實體 (Entity)
- 連結領域和實體 (DomainEntityMapping)
- 用正則表達式撰寫觸發語句 (IntentRemapping)
- 為意圖設定插槽,制定反問 (Slot)
- 撰寫回覆內容 (Reply)

公開展示
Robelf 機器人參加過許多展會和活動,我需要依據不同活動的性質來企劃特製的互動內容。

COMPUTEX TAIPEI | 2018/6

精誠 AI4IA 應用大展 | 2018/1

Robelf 產品發表記者會 | 2018/5

與美廉城超內湖店合作 – 攬客應用 | 2018/8
家的樞紐
麗暘科技是個年輕的團隊,從無到有開發能進入消費市場的機器人,我在參與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機器人的架構複雜性,為了讓 Robelf 能聽、能看、能說、能動,必須整合各種模組和元件,而若要讓她能看懂或聽懂,更是需要人臉辨識及 NLP 等技術支援,能做能學的東西很多。
對我來說智能機器人是個充滿魅力的領域,我尤其對自然語言溝通特別感興趣,不斷嘗試去擴展 Robelf 的對話能力,能為 Robelf 企劃會話技能、改善用戶體驗,並熟悉其中的運作脈絡與實作方式是我認為在這段期間最有價值的收穫。往後,家用機器人將成為連結用戶和各種裝置的樞紐,配合 IOT 技術和大數據蒐集,期許建構出完整生態系,在智慧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